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文/图
“以前攒半个月快递盒等收废品上门,现在下楼投进智能回收箱,称重后立马‘赚’零钱,太方便了!”家住坪山街道招商花园的张大叔展示着手机收益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收。这种“举手之劳换收益”的体验,正悄然改变着深圳人的生活习惯。
记者从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获悉,截至7月18日,全市住宅小区共布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3302台,住宅小区覆盖率为51.9%,这一数据标志着深圳在垃圾分类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回收。
智能科技赋能“回收经济”
攒“零钱”激发参与热情
最近,家住坪山街道招商花园的张大叔成了智能回收箱的“常客”回收。上周他整理家里的杂物,把攒了小半年的快递盒投进回收箱,手机上立马显示重量和收益,“虽然钱不多,但这种‘举手之劳换收益’的感觉特别好,还能为环保出份力。”张大叔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以前孩子喝完牛奶盒、汽水瓶随手就丢垃圾桶,我们也没当回事回收。现在倒好,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,把瓶子一个个攒起来,非要拉着我下楼‘投箱子’。”家住石井街道的林女士笑着说,“瓶子投进去,零钱立刻进她的小钱包。为了多攒几根棒冰钱,她把全家都动员起来:快递盒必须压扁叠好,连她爸喝完的易拉罐也别想逃。一个月下来,我们家的‘环保奖金’已经二十多块了。没想到,一只小小智能箱,让娃养成了分类习惯,顺带把我们也拉进了绿色生活。”
加速布局“最后一公里”
产业链协同降成本
为了让智能回收箱更好地服务于市民,深圳在布局上可谓下足功夫,目标直指‘最后一公里’服务优化回收。
目前,深圳绿源深回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、广东易分类再生资源有限公司、深圳悦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已参与到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进小区工作中,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的回收网络回收。据悉,“深i回收”平台市民无需注册即可一键查询附近回收点位。截至目前,日均查询量达2000次。
“我们与各类再生资源终端利废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,构建一个‘回收-加工-利用’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回收。”坪山区智能回收箱所属回收企业“深回收”负责人梁静介绍,像全球产能第一的造纸集团和浆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——玖龙纸业、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高科技制造商——英科再生等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。这种全产业链的合作模式,确保了回收物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的最大化回收。
“投进去的可回收物都按6毛钱一公斤结算,这是综合了市场回收价,除去公司收运、分拣等相关成本后得出的价格回收。”梁静进一步解释,每类可回收物市场回收价格不一,废旧衣服等织物价格相对高一点,纸类、塑料则相对较低。这种透明的价格机制,让市民对回收物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也激发了他们参与回收的积极性。
构建循环经济新生态
“深i回收”可一站式查询
“深i回收”平台作为深圳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主导的再生资源平台,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回收网点信息查询服务,让市民能够轻松找到附近的智能回收箱回收。
这种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市民受益”的模式,正将垃圾分类从公益行为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回收。
“希望通过打造统一的平台体系打破痛点,实现居民少跑路、回收企业收得多回收。”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表示,“深i回收”已形成“分类回收—资金激励—全民参与”的良性循环,促进可回收物循环利用。